2016年9月9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表彰会,市长曲福田亲自为获奖项目代表颁奖。
今年首次设立的教育教学成果奖,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又一具体举措。2013年苏州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启动了首批校长职级制评选,2015年探索了教师评价改革,2016年市政府又设立了教育教学成果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苏州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获奖的教育教学成果有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还有专业的课程研究,我校罗明老师作为2016年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奖代表在汇报会上作了大会交流,并接受苏州市市长曲福田颁奖。

左3为罗明老师

罗明老师发言
我校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生物特级教师罗明带领生物名师工作室的伙伴们从2014年9月起开始高中生物学学具开发推动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取得突破,在2016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提名(已公示)。针对国内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缺乏适用学具的现状,罗明老师带领他的团队自主开发高中生物学教学适用的学具,并开展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努力实践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通过近2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对我省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1.发明研制生物学学具,获国家专利局两项专利
以罗明老师为主,研发了核酸结构模型、氨基酸及多肽模型等学具,填补了国内相关高中生物学学具的严重不足, 2015年12月获国家专利局分别授权两个实用新型专利;这两个学具还分获2015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自制教具一、二等奖,并支持生产推广。目前罗老师率领的团队目前已开发出6项学具,并将继续研发,形成与高中课程配套的系列学具。

专利证书

获奖证书

罗明老师开发的核酸结构模型
2.模型建构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出现可喜突破
在罗老师带领下,他的伙伴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开发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模型建构,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一年多已在省内、市内、校际、校内开设了60多节(次)研究课、公开课,在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实践成果显著,获国家课标组负责人刘恩山等专家高度评价
2015年6月省教研员、南师大教授以及省内教授级、特级教师9名专家在“学具开发和应用研究”研讨会上高度评价苏州一中取得的成果,认为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罗明老师向省内专家介绍学具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
2015年12月国家初中及高中生物学课标组负责人刘恩山教授等30多名全国、省内生物教学专家聆听了罗明老师的汇报,观摩了研究课。刘教授表示对这个项目高度认同、支持,并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学具开发是很了不起的、有计划的长期工作,充满了创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价值是对学生学习、对生物学教学有直接的效果;学具设计精巧,目的性非常强,体现了设计的初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保持学习成果,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要求继续开发、研究并推广成果。

刘恩山教授与罗明老师合影

刘教授与罗明名师工作室老师合影
4.注重理论与实践创新,论文在核心期刊等专业杂志发表
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而进行相关理论的凝练与创新,罗明老师的论文 “核酸学具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及思考”在核心期刊《生物学通报》发表; “让智慧在指尖流淌——基于生物学具应用的一节高中生物复习课”在《中学生物学》发表。

5.研究跻身省教研室重大项目,示范推广呈现广阔前景
本研究得到省教研室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15年12月已获省教研室批准为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课程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省教研员吴举宏教授和罗明老师为项目负责人,罗老师负责具体组织研究,目前参与该项目的学校和地区已经拓展到我省5个大市。


省教研室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罗明老师代表省重大项目总课题组做开题报告
两年多的辛勤浇灌,他们播下的种子终于结出了鲜艳的花朵,今天罗明老师正带领他的伙伴——罗明生物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向新的目标进发,相信在不懈努力下,他们的研究将结出丰硕的教育改革之果。
